Wednesday, September 28, 2011

tsas!!!

殘雪是看過的,在雪山的可怕回憶,還有烏來的莫名其妙小雪。不過這還是第一次真的看到很多雪在眼前飄!昨天還只是下雨,今天就下雪了!不過只持續了一天,接著又是艷陽高照。
現在平均大約是零度左右吧,可是還沒有想像中的冷。台灣真的是太溼了,讓體感溫度低了很多,不像蒙古這麼乾。不過蒙古人真的比較不怕冷吧,零度還是有人可以只穿一件薄薄的外套或合身皮衣。
期待看到淹到膝蓋的雪,不過也很怕真的很冷。畢竟在今年之前都是在溫暖的亞熱帶過得。




Tuesday, September 20, 2011

hodood yavsan


睽違一年,終於又來到Yadamaa的家。
尤記去年,同樣是九月時候,以考察為名玩樂為實,也是第一次自己單身一人嘗試當背包客,背起38升的背包,從北精一路輾轉坐長途車、火車來到蒙古。
很耳熟的故事?這是當然,今年的路程也是大同小異。只是去年很不一樣,甚麼都是第一次:第一次差點睡在人生地不熟的北京麥當勞、第一次坐有床鋪的客運和火車、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那麼多背包客、第一次很多的第一次,都在去年那趟不長不短的旅途中。不過由於前年也來過烏蘭巴托,附近該去的景點都去過了,所以去年也沒甚麼特別想參加的旅遊行程,整天在烏蘭巴托亂晃。最後,還是芬蘭女孩無意間帶回來的傳單吸引了我,打電話去的隔天早上,就背起背包直往鄉下。
那是個剛起步的小公司,只提供兩種行程,一是騎馬露營,另一是去牧民家住。基於沒甚麼錢又很想去鄉下,我就選擇了後者,也就是Yadamaa的家。
Yadamaa家離烏蘭巴托市區不遠,也就兩三個小時車程。開約一個小時之後就沒有所謂的「路」,進入off road的境界。不得不說,蒙古人開車都很猛:在市區開得奇快,而在沒有柏油路的路面上,每個人都能開得跟專業包車司機一樣,躲石頭、躲洞,車出問題也能自己解決。
離開柏油路之後,就是大片的山和大片的天空。這裡的山都像是台灣的高山草原,沒甚麼樹,一眼望去就能看清地形。去年在附近閒晃也走了不少山,今年算是回味來的。Yadamaa跟他太太Davsurun都在門口等我,看到我也非常高興。去年在他們家住了五天,最後幾天信誓旦旦地答應,隔年再來看他們,總算是沒有失約。今年比較有趣的是,他們剛上大學的男孩跟他同學也來住了一晚,跟他們詞不達意的玩了撲克牌、喝了酒,也留了電話跟e-mail。他們也都在烏蘭巴托讀書,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在市區遇到。
在鄉下,每天一樣的生活作息。擠牛奶、放羊放牛、煮奶茶。他們對牛奶的變化真的嘆為觀止,除了每天都喝的奶茶,還有早上吃麵包塗的orom、當點心的aaruu、優格tarag、酸奶油zoohii…剛好我愛吃奶製品,吃得非常開心。這裡每餐都是肉,在鄉下更是如此,尤其是羊。羊的全身都可以吃,這兩趟都讓我吃到叫horhog的傳統做法,把羊肉、馬鈴薯、蘿蔔切塊放進鐵桶,加鹽,再丟進燒燙的石頭一起悶。沒甚麼調味,卻是最好最自然的味道。
這趟回去,Yadamaa邀請我在他們新年的時候一起過去慶祝。蒙古的新年叫tsagaan sar,跟農曆新年又有點不一樣,看日曆是明年2/2-4。十分期待到時候的再見面,看看佈滿雪的山跟樹,體驗不一樣的新年傳統。

Monday, September 12, 2011

Altan Urag


@Ikh Mongol

在蒙古磨菇兩個星期,終於做了正經事,就是去聽研究對象的團的表演。在蒙古感受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,不管是食物、氣候、人,還有音樂;雖然講著「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」,但事實上,不管甚麼共通語言都要先了解對方,才有辦法欣賞。
傳統(所謂 傳統,實在是個很想避免,卻又時常拿出來講的詞;真要說甚麼是傳統,多久前的生活才是傳統,這實在很見仁見智。每次用這個詞都不由遲疑一下。個人十分喜愛 被發明的傳統這一定義。不過這是後話。太複雜了,不過是篇網誌)的蒙古音樂,樂器像是馬頭琴、揚琴、蒙古號角等,演奏方式則有如喉音(呼麥)、長調、短調等等。在許多媒體和CD上也可看到,演奏者通常穿著蒙古袍與頭飾,悠長的歌聲與高亢的嗓音,應該是一般人對蒙古音樂的印象。
在蒙古,這類音樂也是十分流行,當地人也聽,不過外國觀光客應該還是主要購買來源。而蒙古年輕人都聽甚麼呢?跟我們一樣,他們也有流行歌手、也有老歌歌手,也聽R&Brap,許多音樂的midi伴奏跟台灣流行歌其實十分相似。所以不要再以為蒙古只有草原跟牛羊馬匹了,烏蘭巴托也是個有房子有街道的城市,這裡接受歐美影響的程度不亞於台灣;所差者,只是發展程度、方向和歷史的不同吧。
就像在許多地方的發展一樣,在全球化之下,蒙古也急於展現他的特殊性。蒙古的音樂發展就是一例。此次想要研究的這個團,就是一個使用傳統樂器演奏現代搖滾的rock band。在烏蘭巴托,有不少團是以這種形式演出;這次去到內蒙古,也有一兩個比較固定的這樣演出形式的團。不過個人感覺不同地方,對「傳統」這件事的訴求也不大一樣。這以後再慢慢觀察想想吧。
Altan Urag2006年成立,目前出了不少CD,也幫電影配樂,算是國際知名的團。跟他們相遇也是因緣巧合:前年第一次來到蒙古,在廣場附近收到他們晚上要在餐廳表演的傳單。這是第一次相遇。之後去CD店想買些蒙古特色的音樂,店員就介紹了他們,這才慢慢對他們好奇。關於這類現代樂團的研究,在蒙古目前沒有,有也只是極少數;對蒙古音樂的研究幾乎都是傳統的部分。研究沒有人研究過的題目,這算是一種挑戰吧,尤其又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。不過目前已經遇到不少貴人與好事,昨晚和樂團攀談的結果,看起來也十分樂意接受訪問。希望訪問與研究一切順利,快學好蒙文,快快畢業。


P.S. 對於蒙古傳統和現代音樂的蒐集,十分推薦以下這個網誌:
http://mongolianmusic.blogspot.com/

Tuesday, September 06, 2011

Huiten Baina


今天忽然變冷了。算算到蒙古也一個禮拜了,做了很多事情,好像反倒是開始上課的這兩天,沒做甚麼事。
剛到的第一天,9:30下火車,依舊揹著18公斤從火車站找公車來學校。實在是太久沒說蒙文,把улсын說成дэлгүүр還渾然不覺,所以一直問不到路。最後想說隨便找一輛會到市區的車上去,到熟悉的地方再走過去就好了。那天也很冷,在火車上看著車外下大雨。草原上的雨一下來的好大,嘩啦啦地,無處躲藏;還好到烏蘭巴托就沒下了。但冷得!恨不得趕快把布鞋跟pile拿出來穿。到國際學生辦公室後,叫我到移民署辦手續。坐公車要將近一小時的路程,離開市區後實在荒涼,一路上一直覺得我應該坐過站了,可是也不知道怎麼問,想說大不了跟著司機到終點站再回頭。終於,司機跟其他乘客示意我這站下車,還有一個編著小辮子的男孩告訴我是哪棟建築。總之是應該是辦好手續了,也在那裏認識了一個美國女生,說要到遙遠的西邊辦語言學校。跟她吃了在蒙古的第一餐,記憶中的羊肉味。
霸佔一整間的宿舍

再來是宿舍,先是到之前住過的外國學生宿舍,沒住幾天就又搬到蒙古學生宿舍;因為說是在整修,等整修好又要全部搬回去。也因為搬過來,莫名地享受一人霸占一間房,而且這裡有熱水有廚房,所差者只是網路。這層樓只有六個網路線,也沒有那麼難排到,只是懶得一直拿電腦出去上網。現在住的這層本來就是給外國學生住,學校現在好像想要所有外國學生都到外國學生宿舍去。除了內蒙古的學生來了不少,有趣的是有很多寮國的學生,每天都在廚房辦桌。
今天是開學的第二天,固定課程是蒙文課,一共有聽說讀寫四種,每天早上八點上到十一點。我上的是中段班,老師基本上都直接用蒙語授課,第二天下來感覺蒙文大有長進;希望一個月就能說日常用語。基本上在這裡沒麼別的事,晚上沒有夜生活,就是一直讀書,沒事看看卡通電影;大概幾天上超市採買一次,去街上轉轉。烏蘭巴托很亂,在街上要看好自己的財物,不然很容易失竊。街上其實也沒甚麼好特別逛的,所以還是少出去為妙。
在學校還沒跟藝術系的人接觸,倒是先去人類系玩兒。剛好這次遇到一個在台灣讀研究所的蒙古女生,托她的幫助,打算去旁聽一些人類系的課;如果有機會也想學學馬頭琴或聽一些關於藝術的課。蒙古大學目前沒有英文授課的課程,說是去旁聽,大概也只能看看paper跟看老師在台上比手畫腳了吧。台大的課就自由多元得多了。
天冷了,十月多應該就會下雪了,到時候得買雙冬天用的鞋,希望帶的衣服還夠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