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ursday, May 31, 2012

回程

買了從烏蘭巴托到二連的票。
因為想再去一次內蒙,所以把回程的時間拉長,在中國待了十天才返回台灣。目的主要是訪老師與訪友,再來也想趁這段期間在內蒙就近玩一玩。賣國際火車票的站台不在火車站內,而是在往北過大馬路後,在一排建築物的後面。第一次買國際火車票,硬是找了好一陣子;那天剛好又是那幾天中最冷的,在應該溫暖的五月中飄著細雪。而出門前也錯估了溫度,只穿著薄外套。回到宿舍整個臉和手都因為暴露在冷風下而發熱。
從烏蘭巴托到二連的票是50,000圖左右。因為要省錢,又不想再在出入關拖著一共50公斤的行李衝刺,於是才決定買到中國邊境的二連,之後再考慮坐國內火車或長途巴士。雖然不用在關口衝刺,但下火車也夠麻煩的。行李裡最主要的還是書跟冬季衣服(捨不得丟),再來是大包小包的紀念品們。究竟是誰發明紀念品這玩意兒,如此折磨旅行者?還好火車上同廂的叔叔們都是好人,一路幫我提進海關,再提上國內火車。
在出關時犯了個錯誤。因為是一年學生簽證,離境前還得到移民局辦理離境蓋章。但辦事員問時,想得是21號晚上的火車從烏蘭巴托離開,便跟他們說是21號,沒想到到札門烏德出關時應該是22號早上。由於這個烏龍,害我得加辦一次簽證再出境,應是多花了750人民幣。記取教訓,下次謹記。
到了呼和浩特,則是在蒙古認識的內蒙朋友來接,一路幫我提行李、接風洗塵、整理搬運郵寄包裹。本來想是到北京去寄這注定超重的行李,但後來發現在內蒙寄價錢一樣(這是bug),於是馬上決定愈早脫手愈好。中國郵政查很緊,所有包裹都得當面裝箱,舉凡粉末類、膏類、液體類、易碎物全都不能寄,而且一律用他們的箱子,當場一項一項檢查。不知道這麼嚴的規定究竟是為了甚麼。
梅力更召
梅力更風景區附近山丘

        本來打算在內蒙待五天、在北京待五天,但由於朋友老師的熱情,最後結果是留到最後一天才搭火車去北京坐飛機。在內蒙期間,除了在呼和浩特被帶著去吃吃喝喝、買書買CD、參觀朋友論文答辯外,也自己去了包頭附近的一座廟散心。這座廟叫梅力更召,離包頭市約20公里,後方是梅力更風景區。這廟有趣之處,在於他們在早晚頌經時,看的是老蒙文經文、念的也是蒙文。這據老師說,應該是內外蒙唯一一座用蒙文的廟宇。因為對宗教沒有研究,蒙文也沒有厲害到聽得懂他們的經文內容,所以也就稀哩呼嚕地聽著。這曾經鼎盛一時的廟宇,在種種小地方都還看得出它昔日的輝煌。沒有太過的整修重建,讓它內部老舊揚塵的裝飾牆柱,在陽光的照射和念誦的聲響中,訴說著久遠的歷史。這裡沒我想像得大,喇嘛也就零星幾個,但我很喜歡這裡的寧靜與平靜,和後方的群山共同構成了協調。
呼和浩特到北京的火車票,我買了最便宜的硬座,僅要73人民幣,坐約10小時。想想在台灣光從台北坐到高雄5個小時,就要五六百台幣了,在中國卻可以有這麼便宜的交通。第一次坐惡名昭彰的隔夜硬座火車,倒沒有之前聽到的可怕,像是甚麼大家隨地丟果皮、吐痰、在任何可以躺的地方都有人之類的;車廂挺乾淨,不時有服務員來清掃,同車廂躺在地上的也就一兩個人,也沒有一離開座位就被霸佔的問題。中國都市的整體禮儀還是有在進步的。
從北京到香港轉機台灣,一路無話。但在香港機場進到書店閒晃時,猛然驚覺自己已到現代化的地方。蒙古雖然在地理位置上不遠,卻彷如另一個世界般的不同。究竟蒙古的一切是場夢,還是這些平直的馬路、走兩步就有的便利商店、密麻的交通網絡才是場人類欲望的夢?

Sunday, May 13, 2012


貨真價實的 五月雪

這幾天又開始下雪了,先是雨,然後變雪,
從二十幾度瞬間掉到近零度。
不過我比較喜歡下雪天,涼多了。
實在無法想像我這二十幾年是怎麼渡過台灣的夏天的。

草原的春天,下雪和下雨是必須的,
如果水少了,一颳風就起黃塵。
很煩人,草也會長不起來。
不像水多到要滲出來的台灣,一下雨普遍就是咒罵,
這裡的雨很珍貴,人們也都帶著感激的心情看待。

再十天就要離開烏蘭巴托,
能在離開前再看到雪,再看到街道一片白的景象,
也算是她留給我的最後回憶了吧。